为奋力实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示范市”,围绕建立“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我市资本市场发展,发挥十堰市财政资金的引领与撬动作用,支持我市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有关文件精神,财政部门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和运作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本级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情况
(一)市本级现有政府投资基金运营情况
1.市本级现有政府投资基金4支,分别是“华融—天泽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基金”、“北京—十堰对口协作基金”、“湖北道合新能源产业基金”、“十堰新动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认缴规模合计11.97亿元,实际出资3.35亿元(其中子基金1.85亿,直投1.5亿),共投资项目26个,涉及企业31家,投资金额65335.74万元,其中,投资我市企业20家,正筹备上市企业4家(正和、驰田、万润、东风实业),占比63.3%,投资我市企业金额43382.8万元,占比66.4 % 。基金带动直接投资7.88亿元,带动关联基金、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约31亿元。重点支持了我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业、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与效益增加。
2.阶段性参股直接投资项目情况。对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世纪中远车辆有限公司、月亮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阶段性参股直接投资共计1.5亿元,目前,湖北世纪中远车辆有限公司1亿元尚在投资期。阶段性参股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决企业流动性不足问题,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二)武当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市政府70次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十堰市武当产业基金设立实施方案》;基金管理公司-“湖北武当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市财政局、市产投集团与湖北高投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就加快十堰武当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落地已进行多次工作推进会,目前正在落实武当产业基金资金到位与合伙协议、操作细则等相关规范性制度拟定工作,同时对设立“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子基金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三)与省长江基金进一步深入合作情况
前期,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分管领导带队赴省发改委、省长江基金管理公司,就省长江基金加大对我市支持力度作专题沟通,希望加快与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围绕重大项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我市,并建立有效沟通联系机制。
(四)参与国家、省级基金情况
1.我省拟发起设立“湖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我市已提交出资意向函,意向出资5000万元参股该基金。该基金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纾困和创新发展需要,重点投资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与环保等行业,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2.湖北省和国家军民融合基金共同组建“湖北省军民融合基金”,基金规模25亿,经市政府批准,我市拟出资2000万元,已对我市6家军民融合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目前正商讨合伙协议细节,计划今年完成协议签订,以推动我市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
二、当前政府投资基金运行和设立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强。目前市本级落地产业基金仅有四支,基金规模11.97亿元,共投资企业31家,其中投资我市企业20家。基金在发挥优化产业结构、配合供给侧改革作用方面未能有效突显,市场化基金投资对所投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投资回报率要求较高,而我市大部分传统制造类企业难以达到基金投资门槛要求。
(二)周期较长,设立工作缓慢。基金设立方面,由于各方面出资主体资金实际情况与预期成立目标变化较大,利益诉求不一,基金出资规模及股权结构比例方案反复调整,导致新基金设立周期拉长,设立工作进展缓慢。
(三)项目储备和增量不足。我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与发达地区依然有差距,新能源、智能科技等创新型企业发展动力不足,高价值、高质量产业较少,推荐项目仍然是存量为主,且传统企业较多,导致我市储备目标企业质量不高,增量项目难度加大,同时招商引资也面临着挑战。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放大与优化产业结构作用
1.进一步发挥引导放大作用。已设基金要加强投后赋能,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资进度与返投力度,真正做到深耕当地、产业集聚,将投资阶段向企业全生命周期渗透。同时加强与省高投、省长江沟通,考虑我市属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本市场环境不成熟等实际情况,在严格实施风控、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我市企业的准入与审批投决条件,尽可能多的培育壮大我市骨干龙头企业,增加本地企业中长期融资,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2.进一步发挥基金优化产业结构、配合供给侧改革作用。一是修炼内功。深度挖掘存量企业,帮助企业由简单扩容转变为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投资价值,同时培育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创新动能,引导资金自然流向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二是围绕产业集群建设,通过子基金布局全产业链。构建“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的区域发展布局和“一主三大五新”产业体系,做强做大汽车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五新”产业,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注重通过产业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效应,以更好服务十堰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围绕落实《中共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十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 绿色示范市”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助力我市经济倍增、跨越发展。
(二)做大做强市本级政府投资基金
1.武当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提质扩容。武当产业投资基金力争年底落地,2022年一季度投入运营。武当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设立规模3.6亿元,下一步拟将市级重大产业基金、北京对口协作基金等资金注入武当产业基金,基金规模逐步达到20亿。同时,加大吸收社会资本的力度,大力引进政府投资基金、机构投资、企业投资参与基金,扩大基金规模,提高基金带动效益。
2.积极推进与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合作。依托省长江平台资源优势,通过重点领域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优质项目资源,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机构落地我市。
(三)加强风险防控
对已设基金加强投后管理的同时强化履职尽责监督和绩效评价。定期对基金运行情况、投资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对各受托管理机构履职情况加强监督,并对投资基金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及投资运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严控风险。
(四)加强部门联动,科学建立储备项目库
根据各子基金特点,强化部门信息联动,各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要经常性的向国家、省、市基金推荐优质企业,增加项目储备,解决项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加大项目联动力度,充分发挥项目引资、项目引商作用。
(五)加强队伍建设
以“湖北武当高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为契机,打造我市专业基金人才队伍。一是选派人员到湖北高投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挂职学习基金管理业务,开展人才储备,同时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基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